2018年,燃油車、電動汽車、混合動力汽車焦灼在一起。汽配生產、傳統渠道、O2O、電商;4S店、獨立汽車銷售店、賣場、網店;前店后場;主機廠、造成新勢力;社區門店、小綜合、綜合、區域連鎖、跨區域連鎖、聯盟;線下服務線上化、修配融合、360觸達,各種業態和概念并行存在。售前售后、修配、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生產、線上線下從分別獨立到現在邊界消融。
可以說,汽車后市場在焦灼狀態下多車道平行立交,所以,出現了汽車行業的新名詞:變道超車,而非原來的彎道超車。
筆者不贊成片面的悲觀的“汽車后市場處在嚴冬期”、“黎明前的黑暗”、“低谷沒見底”等言論。
筆者贊成馬云的觀點:“企業和人一樣,有生有死!比魏螘r候,都有不好的企業,但沒有不好的行業。最重要的是把握大趨勢,選好車道,既不超速也不停車,在不斷創新變革中砥礪前行。
新能源汽車占據了行業風口,生產將與燃油車融合。國家剛剛出臺限制性政策,一方面鼓勵傳統燃油車企業為造成新勢力代工,一方面要求年產10萬輛以上的新能源汽車方能通過審批。2019年,新能源造車新勢力會高密集度誕生并在新車上試水,同時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將區域融合。也就是說,新能源汽車的生產開始擁有燃油車的基因,生產質量有了強有力的保障。
新能源汽車銷售與服務分離的態勢進一步呈現。新能源汽車受量產與服務零部件供應、物流等因素影響,線上銷售受到極大制約,但趨勢無法遏制。新能源汽車銷售將出現“核心區域”與“非核心區域”兩大戰區,也會出現長期恐懼空白區。
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將會主要爭奪26個200萬輛汽車保有量以上的城市,以及300萬輛汽車保有量的7個城市,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深圳、杭州、成都將會成為主戰場。另一方面,對于20萬元以下的新能源汽車,下沉市場將會是必爭之地。新能源汽車恐怖空白區在于高寒地區,由于寒冷暖風空調使用時間長,造成電池續航能力沒有辦法發揮出來。
與此同時,新能源汽車服務方面,也會伴隨著出現兩極性。一是新能源汽車三電直營模式;二是以線上銷售為主體的新能源汽車,售后服務完全采取與第三方合作的模式。新能源汽車二手車保值成為整體亟待解決的問題,也制約著新能源汽車進入以租代售模式。
結合新能源汽車與車險行業的服務經驗,2019年保險公司也許會推出新能源汽車獨立保險。前兩年,新能源汽車由于事故件不通用,原材料供應受產能影響較大,包括物流相對壟斷等因素,造成新能源汽車索賠率高于保險額。保險公司將會優化這種現象。
汽車配件行業將四度空間化。線上巨無霸瘋狂掠奪頭部維修企業,以阿里新康眾、京東京車匯、騰訊途虎為龍頭,將快速打造落地點核心隊伍,形成2B的絕對優勢集合體,又會通過2C來實現流量目標。
大玩家和大平臺已入局汽車后市場,他們具備較為雄厚的資本實力和技術實力,將擴張能力和本身獨特的互聯網理念結合,去打造具有特色的汽車服務品牌,同時采取兼并做大流量的戰略。
汽配聯盟區域深耕的趨勢正在形成。汽配企業區域聯合深耕,聚小溪成大海,形成一股新生力量,直擊區域連鎖,是汽配電商一個新路徑。區域連鎖與全國連鎖相比,發展迅猛且盈利能力和客戶鏈接能力表現出極強的生命力。電商汽配平臺也在快速與區域連鎖建立較為密切的關系,修配融合擁有極大想象空間。
大型修理企業通過多年的積累和檢驗,與諸多汽配制造商、經銷商、電商平臺合作,形成了獨立的配件運營體系。這些企業利用這一優勢,開始進行汽車配件銷售,未來幾年,與汽配聯合體及電商平臺形成緊密合作關系。
汽車維修企業,將在2019年加速淘汰。在新一年賽道上,頭部企業群基本形成。只有不景氣的企業,沒有不景氣的行業,汽車后市場也是如此。維修企業中,20%虧損,60%在平衡線上掙扎,20%收益很好,后面20%就是行業的頭部企業,他們將逐漸擴大市場的占有份額。
專業、品質、品牌、互聯網是維修企業新核心競爭力四大要素,而線下服務線上呈現,強化客戶體驗,將成為維修企業必須修煉的武功。三到五年時間,汽車后市場會形成獨立的服務標準評估體系。
筆者建議,在感知評估及優化標準,從七個方面
“專業、經濟、透明、安全、便捷、舒適、文明”進行設計與實施;企業客觀方面質量評估標準,由“設備、工具、備品、操作流程、環境”幾個方面構成。這是“打造極致客戶體驗”的體系。
維修企業“產業化”將獨領風騷。
天津某公司,七年前汽車維修業務年產值300萬左右,現在2000多萬,F在的業務構成:鈑噴中心、機電維修、續保、汽車銷售、新能源汽車租賃、事故車快速理賠中心,正在籌建“爭議事故車維修服務中心”。
威海某公司:汽車維修、汽車銷售、汽車零部件銷售、二手車、汽車金融服務、汽車保險代理與公估、汽車租賃、停車場、救援等。
北京某公司:高端二手車、變速箱大修、保險代理與公估、新能源車服務、新車銷售等。
重慶某公司:新車銷售、二手車銷售、車衣鍍膜、蓄電池維護、保險代理、變速箱維修、汽車金融等。
通過多省市走訪發現,大型汽車維修企業產業化,會提升抗風險能力,這將是汽車維修頭部企業發展的一個趨勢。
汽車維修全國連鎖體系,在深度探索中變道超車。區域連鎖,形成多店經營的模式,生存能力強,生存空間大,呈現生機勃勃之勢?鐓^域連鎖相比來說落差較大,第一,主體平臺資源優勢受到電商大咖的沖擊嚴重;第二,成為“線下服務線上呈現”領航者;第三,沒有給加盟店注入“極致的客戶體驗”;第四,嚴重缺乏懂汽車后市場的高端人才和中層執行團隊,更缺乏把互聯網思維與客戶關系管理融合的人才。
由于2018年的后市場資本嚴冬期,促使跨區連鎖企業在2019年將會由靠資本轉為強化生產能力和提升造血能力,變道賽車是必然的選擇。打造“1拖N”中心店+社區店的網格化布局;新能源汽車的服務體系、人才隊伍建設;線下線上緊密結合;在直營店和合作店之間加強關系紐帶;以效率為核心提升全面管理運營體系等規劃,將是變道賽車的關鍵。
2019年汽車后市場,爭奪戰進一步加劇,洗牌更加迅猛,對于勢弱品牌來講,這也許是一場風暴。
但新的的一年依然是充滿生機、活力和期望的一年。產銷融合、汽修汽配融合、燃油車與新能源汽車生產融合、前端市場與后市場融合,即是新課題,也是新機遇。
變革、創新、融合、聚力是新的一年汽車行業的主題。
|